不少学生和家长对高考志愿填报方法非常关注,我们现以问答的形式提供咨询。
问:如何选择重点学科?如何选择“冷”、“热”院校及其中的“冷”、“热”专业?
答:每所院校都会有重点学科,但重点学科的选择应根据所选院校的实际情况而定。对于所谓“冷”、“热”院校和专业问题,实际上应分为入学和就业两方面谈,“冷”、“热”院校和专业由于入学时报名人数密度不一,竞争激烈程度不同,所以会出现录取分数有差别。但有一点应该指出:即入学热门专业不一定就是三四年后毕业时的热门就业,所以建议考生应结合自身兴趣、特长、性格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专业选择,且不可只盯着眼前的入学热门专业。
问:在分数不够自己理想专业的情况下,想利用转专业的形式达到“低分高就”应该怎么做?
答:首先应该了解该院校是否允许转专业,有没有名额标准;其次了解转专业的条件是什么、自己是否具备这些条件;最后有可能的话了解一下往年其他学生转专业的情况,作为参考。
问:填报志愿时应考虑哪些因素?
答:无论文理科,填报志愿都应该遵循两个基本点:预测高考成绩+个人潜能。前者可以先帮助考生圈定报考的院校,后者可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。
问:在考虑按大类招生的院系时应该特别注意哪些事项?比如:招生按大类报名,同大类包括几个专业,而且根据规定一个学校可以报五个专业,报这个大类算是报一个专业还是报多个专业?
答:这要因学校和院系要求的不同而不同。有些院系下的几个专业是单独招生的,这种情况下每个专业就各占一个专业志愿;有些院系是统一招生,入学后再选专业的,这样的院系就只占一个专业志愿。
问:考生的理想是一流名校,但成绩还相差甚远,如强行报考会造成哪些后果?
答:考生首先应该明白理想与现实的差别。如果不能够结合自己本身的实际情况,一味追求名牌院校,志愿填报与高考分数不能够成正比,填报的志愿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,强行报考,不但会造成今年高考有可能落榜的情况,而且对考生的心理也将产生不良的影响。
问:学生因为彼此比较熟悉,可能会出现大家扎堆报考相同专业、院校或互相攀比的情况,应如何处理?
答:填报志愿不盲从。考生应该自我调整好心态,明确大学生活是自己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,而不应该去遵循或者受其他人的影响,随意改变自己志愿填报的方向,还是应该多结合自身情况并听取老师的建议。
(萧传惠 整理)